张昊,这个名字在广东男篮的球迷群里曾经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。 有人甚至在网上发帖问:“张昊是不是宏远最差锋线? ”底下附议的上千条评论,像针一样扎人。
可就在一场77-64击败山西的热身赛里,这个被嘲讽为“只会扣篮的糙汉”的家伙,全场砍下20分,三分、中投、抛投、策应、挡拆无所不能,硬生生把自己打成了锋线答案。
而另一边,曾经的状元郎王少杰,连“吃饼”都吃得磕磕绊绊,在徐杰喂到嘴边的好球面前,他都显得手足无措。
这场比赛是四大名白酒杯邀请赛的第二场,广东队前一场刚输给青岛,杜锋脸上有点挂不住。 打山西,算不上什么豪门恩怨,但赢了球,总算松了口气。 比分一路领先,尤其下半场,广东稳稳拉开分差,没给山西什么翻盘的机会。 77比64,一场热身赛的胜利,却让广东球迷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张昊的爆发,成了这场比赛最亮的点。 就在这个休赛季,他好像突然开窍了。 过去大家吐槽他球商低,进攻不稳定,除了扣篮没啥威胁。 但现在,他居然能投三分了,还能在挡拆后稳稳命中中投,甚至还能策应传球,助攻队友。 他的挡拆质量高,顺下速度快,这让广东的战术多了不少变化。 防守端,他运动能力本来就好,现在脑子跟上了,防守存在感更强了。 全场比赛他拿下20分,成了球队最硬的得分点。
展开剩余76%难怪杜锋在场边看着,心里暗自点头。
就在几个月前,张昊还差点被球迷的口水淹死。 一场对浙江的比赛,他空位三分投出个三不沾,杜锋直接吼他:“投不进就滚下去!
”那场比赛他只打了9分钟就被换下。
但这个小伙子没放弃,夏天他把自己关在训练馆,每天投500个三分,训练师用软垫撞他模拟对抗,他甚至深夜翻窗加练。 练到后来,折返跑后立刻投篮,命中率从20%飙到60%。 这些苦功夫,现在一场比赛就全兑现了。
相比之下,王少杰的表现让人直摇头。
这位2019年的选秀状元,曾经是星锐赛MVP,在北控的时候还打过场均11 7的数据,甚至进过男篮奥运落选赛大名单。
但现在,他连最基本的吃饼终结都搞不定。
徐杰给他传了好几个好球,他都没把握住,进攻端几乎毫无作为。 防守端他也容易走神,篮板抢得还行,但整体贡献太有限了。 全运会期间,他代表北京队出战,场均只有10.8分4篮板,对辽宁那场,对方韩德君没打,李晓旭只上7分钟,王少杰对位付豪,反而被对方打爆了。 付豪拿了22分6篮板,王少杰只有10分6篮板还有4次失误。
王少杰的问题似乎挺难解。
他进攻手段单一,基本靠吃饼,外线没篮子,防守也不突出。
在广东这个讲究快打旋风、外线主导的体系里,他显得格格不入。 杜锋的战术板上,很少给他设计专属战术,他持球背打时,场边常会响起“传出去”的喊声。 租借到广东的这个赛季,他场均只有6分3篮板,季后赛更是滑到2分2篮板,命中率只有33%。 从状元秀到边缘轮换,王少杰的路越走越窄。
焦泊乔也在比赛中亮相,但还明显不在状态。 他还在恢复期,动作有点紧,不敢发力。 考虑到他比较容易受伤,球队对他的使用得很小心。 一天一赛的密集赛程,对他这种需要慢慢找状态的球员来说,挑战不小。
比赛中还伤了两个人。
一个是李英博,好不容易打一场,刚打就伤了。
不过他只是个助教,受伤对球队影响不大。 另一个是李文昊,杜锋之前挺培养他,但他的持球和防守一直没练出来。 他这次受伤,对球队实力影响也不大,下赛季他可能很难有机会证明了。
广东男篮这几年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阵痛期。 易建联退了,周鹏走了,周琦也没留住。 球队阵容深度不足,尤其内线和锋线,一度被球迷戏称为“纸糊的墙”和“大番薯”。 上赛季季后赛,广东被山西打了个3-0横扫,三场总共输了75分,甚至创下队史季后赛最惨失利——一场输了42分。 那轮系列赛,广东在攻防效率、有效命中率、篮板率、三分命中率等几乎所有正面数据上都被山西压着打。
杜锋和朱芳雨不是不想补强,但俱乐部财力有限,操作起来捉襟见肘。 去年夏天,留不住周琦,引援上雷声大雨点小,最后只免签了黄荣奇和租借了王少杰。 为了省钱,甚至捡漏了辽宁放弃的莫兰德。
这种“抠搜”的做法,和广东曾经的豪门形象相去甚远。
但球队也在努力培养新人。
除了张昊,像杨溢、王洪泽等年轻球员也开始冒头。
杨溢在夏季联赛场均能拿到21分7助攻,王洪泽虽然得分不多,但防守端很卖力。
这些年轻人加练战术跑位,研究挡拆路线,蛋白粉取代奶茶,他们正在用肌肉碰撞的声音宣告新一代的成长。
张昊的崛起,给了广东锋线一个新的选择。
他身体强壮,卧推力量全队第一,能扛住重型前锋,防守端换防小个子的效果也不错。
这些特质,让他区别于杜润旺(防守效率联盟200名开外)和黄明依(篮下命中率54%),成为现阶段广东本土锋线上最能提供即战力的点。
一场热身赛的胜负,说明不了太多问题。 但张昊的进步和王少杰的挣扎,却清晰地勾勒出广东男篮转型期的缩影。 有人苦练蜕变,有人停滞不前,职业体育的残酷和真实,在这一喜一忧之间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秋季图文激励计划
发布于:广东省